圣贤明灯国学院

兵家文化

智慧宝典:解读《诸葛亮兵法》将志第七

发布时间:2022-11-23    阅读数:

智慧宝典:解读《诸葛亮兵法》将志第七



       为将者,要有非一般的宏伟志向。要有毫不利已,专门利人的广阔胸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诸葛长青

  

 

   原文:兵者凶器,将者危任,是以器刚则缺,任重则危。故善将者,不恃强,不怙势,宠之而不喜,辱之而不惧,见利不贪,见美不淫,以身殉国,壹意而已。

 

   译文:兵器是一种凶器,统兵为将是一种重大的责任。兵器刚硬,容易缺损,将领任务重大所以有风险。因此,真正的将帅不以自己的部队强大有威势做靠山,当他受到君主的宠爱时不得意忘形,当他受到别人的诽谤污辱时,也不惧怕、退缩,看到利益时不起贪念,见到美女时更不心生邪念,只知全心全意,保家卫国,以身殉职。

  解析:本篇文章论述了将领的修养。文章开门见山,以兵器作比喻,提出“器刚则欠”的论点,说明担负重任的将领,必须戒骄戒躁的道理。为免于“欠”,即免招“损”,为将之人必须加强自身修养,为此,诸葛亮提出了六个方面的禁戒,即不恃强,不怙势,不恃宠,不惧辱,不贪利,不贪淫,而要求将领之志“以身殉国,一意而已”。
  诸葛亮这个标准相当高,按我们现代的话说就是要做到毫无自私自利之心,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人民,奉献给国家。但是,那些身居高位的人,身负重任的人,必须有这样的品德修养,才能不辜负委以重托的人。
  诸葛亮自身足为典范,他一生谨慎,忠心耿耿,做到了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,所以受到后人钦敬效法,流芳千古。

  拓例:郭子仪示以无私
  唐末藩镇割据,君臣互相猜忌,文臣武将皆感自危,甚至连私下的交往都深觉恐惧。一些人为怕引起别人的怀疑,恨不得一入深宅,便与世隔绝,和谁也不相往来。在众臣子中,唯有汾阳王郭子仪与众不同。郭府每天大门敞开,任人出入,他竟不闻不问。
  有一次,他麾下一将军离京赴职,前来告辞,看见他在夫人和孩子面前,有如仆人一样随便,甚感惊讶。郭子仪的儿子们也觉得父亲做的太过分了,劝他说:“您功业显赫,但不尊重自己,不管贵贱都随便进入你的卧室。古代的圣人和权臣也不会这样做。”郭子仪笑着对儿子说:“你们怎么知道我的用意。我有马500匹,部属仆从千人。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,关闭门户,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,倘若与人结下私怨,再有嫉贤妒能之人挑唆,那我们全家的大祸也就不远了。现在我坦荡无邪,四门洞开,纵有人谗言污我,也找不到借口加害。”
  郭子仪不但在家中如此,在朝中也处处表现得坦荡无私。鱼朝恩曾请他同游,有人告诉郭子仪,说鱼朝恩准备害他。当时有将士三百,纷纷要求随同保护。但郭子仪临行时,却只带几名家僮。鱼朝恩感到奇怪,郭子仪便以实言相告。鱼朝恩抚胸流涕,惶恐地说:“像郭公这样的长者,谁还能怀疑呢!”
  郭子仪开门揖客对人不防,对一切都不存戒心的做法,果然令唐代宗非常钦佩,对他深信不疑。

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。南无阿弥陀佛。南无东方琉璃药师佛。
南无观世音菩萨。南无地藏王菩萨。南无虚空藏菩萨。
福生无量天尊。元始天尊。灵宝天尊。道德天尊。

太乙救苦天尊。大成至圣先师孔子。耶稣基督。穆罕默德。
十方三世诸佛菩萨。
三界十方一切神仙。
古今中外一切圣贤。

     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持之以恒、有求必应    

《诸葛长青


 智慧山上修五行,诚心儒佛道商兵。道德仁义礼经纬, 千秋大业是为踪。
 静动阴阳天地理,八卦乾坤运在胸。 古今圣贤心头坐,积善成德惠众生。